用稻草编织“钱袋子”
一捆稻草值不了多少钱,一捆蒲草也不过0.5元钱,但是原阳县的农民却用这些蒲草、稻草棒织出了“钱袋子”。他们编织出的草席、草袋销售到了甘肃、陕西等地。
原阳县有10多年用稻草棒织草席的历史,但是农民仅仅局限于给自家的温棚编织草席扇。西渠村的李建海在“农业稳市、特色兴市”政策的带动下,尝试着在稻草里面掺上了韧性较强的蒲草,使编织出的草席更耐用、更有韧性。随后,在郝家桥镇的牵线搭桥下,稻草、蒲草合编的草席受到甘肃、陕西等地客户的喜爱,并且签下了几个大订单,产品供不应求。于是,李建海又购买了7台编织机,不仅自己干,也把技术教给农民。
稻草变成了“金条”,吸引了更多的农民从事草棒业。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当起了小老板,搞起了规模经营,将村里闲散人员全部动员起来,家家有草棒,人人有钱赚。
今年30岁的孙峰说,在销售高峰期,他每天的收入在500元以上,一年的纯利润接近两万多元。“如果行情好,一年3万元钱也能轻松挣到。”因为草棒,孙峰不仅有了积蓄,也建起了新房。据了解,草棒高峰期,西渠村用人就达到200人左右,农民一个月至少能挣1500元。此外,西渠村的草棒大户还组织成立了草棒合作社,广泛吸收周边草棒从业人员为社员,极大地带动了农民们就业创业的积极性。草棒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已成为原阳县农业特色产业化发展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