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编织小康路
新乡市原阳县。全村439户、1680人,耕地面积3135亩,其中水田占三分之一。作为原阳市人均耕地最少的一个村,农民如何抓着“福神”的手?让我们从头说起。
指缝间流出第一桶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隆冬时节。原阳从村头到村尾,到处是织席机、拉绳机开足马力的轰鸣声,随处可见农民编织苇帘草席的忙碌身影。村路两旁草棒加工场地内草垛如山,来往车辆络绎不绝。
农户自家院里的大型收割机。王宏立 张曼
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阳稻草资源充足。从前,稻草一烧了之,既污染环境又容易引发火灾。1983年,村党支部看准附近砖瓦厂需求,发动妇女冬闲时节编织草帘,一个劳动力每天能挣十多元钱,不少农民都上瘾了。幸福人讲公平、重信用,草帘子做工精细、经久耐用,不少外地客商上门订货。几年间,编织户购买了编织机,全村专业户发展到160多户,吸纳闲散劳动力400多人,草帘远销周边市县。
较早搞草棒加工的李明告诉我,那年头钱实称,每年每家都能收入3000多元。村里的砖瓦房、小四轮很多都是妇女们织草帘子织出来的。
男子汉也不甘当后进。能工巧匠王长发、沈有权带领90多人当木匠、瓦匠,到处承建砖瓦房,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
小四轮趟开致富路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每天第一丝曙光初现,伴着机动车欢快的发动机声,原阳运输队出发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草帘子编织因竞争激烈而掉价。原阳投资80万元建起砖厂,男劳动力有的到砖厂制砖,有的买小四轮拉砖。运输业迅速壮大,几年间100多台小四轮开进了原阳。小四轮一多,大半年赋闲。在党支部带动下,农民有的去建筑工地拉料,有的给农民卖菜出车,有的搞长途贩运。一辆小四轮,每年创收近6000元。农用三轮车、大货车、中巴车也开进农民家。仅运输一项,农民就年增收60多万元,一半以上的家庭还买了摩托车。农民王峰告诉我,那个年代,他一年最多挣2万多元。
从1993年起,原阳连年荣获鸡西市集体经济先进村称号。
幸福的日子比蜜甜
2002年以后,原阳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千方百计开拓致富门路。
发展养殖业。目前全村有60多个养殖大户,生猪存栏2000多头,貂子存栏7500多只。张振海养鸡1000多只,年收入2万元。开拓运输业。全村有大小运输车辆160多台,光是小轿车就有16台。张大利、苗伟强的4台挖掘机,每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
还做瓦匠活的王长发、沈有权,修桥建路、承包工程,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现在村里有四五十人从事该行业,收入可观。农民陶羽带起15户农民卖服装,开食杂店、小百货店的有30多家。还有的开化妆品店、小吃部、农杂店、机修店,加工粮食、经营理发、洗浴、歌厅,家家过上了红火日子。
2006年,全村439个劳动力中有360多人从事三产,干农活的不到80人,户均包地100亩以上,最多的超过千亩。收割机户年均收入6万元以上。
如今,原阳家家通电话,户户装上了有线电视,五保老人全部解决了低保,所有农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打手机司空见惯,很多家建了环保型卫生间,用上了太阳能,一半农民住进了楼房。
好日子就像喝蜂蜜,村支书郑洪福感慨万千:“一靠党的好政策,二靠头脑灵活,三靠勤劳的双手。有这三样,原阳明天稻夫好。”
- 上一篇:用稻草编织“钱袋子”
- 下一篇:稻草变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