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林怎么用草绳?发展新模式告诉你基本“路数”
大苗建园技术
大苗建园是指利用在苗圃地连续培育2~4年,并按一定树形要求进行定干、整形的苗木进行建园。
栽植大苗有以下几个优点:缩短幼树期,早结果,早丰产,早获益;可依苗木大、中、小分类栽植,提高园林整齐度;可经济利用土地,集中育大苗可以利用少量土地培育出大批优良大苗,把部分整形任务交给苗圃,在培育大苗的同时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完成新建园林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挖栽植穴、改良土壤等,并可在园地套种适宜作物,增加收入。
培育大苗的方法
苗圃地选择 培育大苗的苗圃最宜选用砂壤土。也可以在已建园的幼树行间进行培育,或在建园时,把栽植在3~5行上的苗木集中栽植在1行上,幼树生长2~4年后再移植。
株行距确定 育大苗最适株行距为1米x1米或大行2米、小行1米,株距1米。
大苗管理 苗圃地及时中耕除草、施肥、浇水。在育大苗期间要进行定干、培育出主枝和所需树形。定干高度一般为1米左右。定干后对中干进行刻芽定向培养主枝,自定干剪口下第一芽向下每隔3个芽刻1个芽,直至距地面60厘米处。第二年春,按纺锤形树体要求对新发枝条进行极重短截,多余的可疏除,继续剪中干,一般按当年枝干长度的80%剪留。同时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苗木遭受病虫危害。
苗木标准
地径3厘米左右,树高200厘米以上,有5条以上30厘米长的健壮分枝,短枝15个以上。苗木有0.5厘米以上主根3~5条且须根发达。
大苗定植技术
苹果大苗分枝多,水分散失多,如果栽植不当,就会降低成活率,甚至导致建园失败。提高大苗成活率最好是就地育苗,就地栽植。应掌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栽植坑标准
以深1.0米,0.8米见方为宜。而且挖好后随即回填,先把表土、磷肥与基肥混均后填入坑底,每株施农家肥30~50千克,磷肥1千克,上部覆盖心土至离地面50厘米。然后浇水沉实土壤。
春季栽植时间不宜过早
一般4月上旬进行定植,如果栽植过早,树液尚未开始流动,容易失水风干。
带土球移植
起苗前苗圃地灌水,起苗时根系带直径50厘米的土球,并用草绳绑捆。或阴天裸根就近移植。定植时,把苗木放入穴内(可以带草绳栽植),扶自苗身,填土至根颈,及时浇足定根水。千万不可栽植过深。每行可多栽3~5株,以备补苗。
栽后覆膜
矮化密植园沿着株间通行修成宽1米的中部略低两边略高的垄沟,然后树下覆盖地膜。
病虫害防治
苗木成活后,树上及时喷药防治金龟子、蚜虫等食叶害虫,以及叶部病害,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2 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制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压力灌溉有喷灌和微灌等形式,目前常用形式是微灌与施肥的结合,且以微灌、微喷与施肥的结合居多。微灌施肥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灌水器四部分组成。水源有河流、水库、机井、池塘等;首部枢纽包括电机、水泉、过滤器、施肥器、控制和测量设备、保护装置;输配水管道包括主、干、支、毛管道及管道控制阀门;灌水器包括滴头或喷头、滴灌带。
适宜范围
该项技术适宜于有井、水库、蓄水池等固定水源,且水质好、符合微灌要求,并已建设或有条件建设微灌设施的区域推广应用。主要适用于设施农业、园林和棉田等经济作物。
技术要点
微灌施肥系统的选择
根据水源、地形、种植面积、作物种类,选择不同的微灌施肥系统。园林一般选择微喷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一般选择注肥泵,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自动灌溉施肥系统。
制定微灌施肥方案
(1)微灌制度的确定。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水量和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确定灌水定额。露地微灌施肥的灌溉定额应比大水漫灌减少50%,保护地滴灌施肥的灌水定额应比大棚畦灌减30%~40%。灌溉定额确定后,依据作物的需水规律、降水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灌水时期、次数和每次的灌水量。(2)施肥制度的确定。微灌施肥技术和传统施肥技术存在显著的差别。合理的微灌施肥制度,应首先根据种植树种的需肥规律、地块的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氮磷钾比例及底肥、追肥的比例。做底肥的肥料在整地前施入,追肥则按照不同品种生长期的需肥特性,确定其次数和数量。实施微灌施肥技术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故微灌施肥的用肥里为常规施肥的50%~60%。(3)肥料的选择。微灌施肥系统施用底肥与传统施肥相同,可包括多种有机肥和多种化肥。但微灌追肥的肥料品种必须是可溶性肥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尿素、硫酸铵、硫酸钾、硝酸钙、磷酸二氢钾等肥料,纯度较高,杂质较少,溶于水后不会产生沉淀,均可用作追肥。补充磷素一般采用磷酸二氢钾等可溶性肥料作追肥。追肥补充微量元素肥料,一般不能与磷素追肥同时使用,以免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堵塞滴头或喷头。
配套技术
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要配套应用优良品种、严格病虫害防治和高效园林管理技术,还可采用地膜覆盖技术,采用膜下滴灌等形式,充分发挥节水节肥优势,达到提高果树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目的。
实施效果
节水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减少水分的下渗和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在露天条件下,微灌施肥与大水漫灌相比,节水率达50%左右。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滴灌施肥与畦灌相比,每亩大棚一季节水80~120立方米,节水率为30%~40%。
肥
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平衡施肥和集中施肥,减少了肥料挥发和流失,以及养分过剩造成的损失,具有操作简便、供肥及时、作物易于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优点。在作物产量相近或相同的情况下,水肥一体化技术与传统技术施肥相比节省化肥40%~50%。
改善微生态环境
保护地栽培采用水肥体化技术,一是明显降低了棚内空气湿度。滴灌施肥与常规畦灌施肥相比,空气湿度可降低8.5~15个百分点。二是保持棚内温度。滴灌施肥比常规畦灌施肥减少了通风降湿而降低棚内温度的次数,棚内温度一般高2~4℃,有利于作物生长。三是增强微生物活性。滴灌施肥与常规畦灌施肥技术相比地温可提高2.7℃,有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四是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滴灌施肥克服了因灌溉造成的土壤板结,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五是减少土壤养分淋失,减少地下水的污染。
减轻病虫害发生
在保护地条件下,空气湿度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作物病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的投入和防治病害的劳力投入,微灌施肥每亩农药用量减少15%~30%,节省劳力15~20个。
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促进作物产量提高和产品质量改善,园林一般增产15%~24%,设施栽培的作物增产17%~28%。
提高经济效益
水肥一体化技术经济效益包括增产、改善品质获得效益和节省投入的效益。园林一般亩节省投入300~400元,增产增收300~600元;设施栽培一般亩节省投入计400~700元,其中,节省水电费85~130元,节省肥料费用130~250元,节省农药费用80~100元,节省用工费用150~200元,增产增收1000~2400元。
现代化园林栽培管理,是一项综合的配套系统,除了上述几项以外,还涉及园林生草配套技术、机械化弥雾喷药技术、机械化省力高效修剪技术、综合防鸟防雹防灾技术、机械采收技术、采后处理技术、冷链运输以及网络营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