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绳让居民安居乐业
走进入选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的原阳县龙源小区,看到小区居民有的在遛弯、有的在锻炼,还有的在跳着广场舞,小区内充满了幸福、祥和的景象。
近年来,原阳县坚持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一批又一批的贫困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居住环境越来越美,幸福生活越过越甜。
截至目前,“十三五”期间,原阳县通过易地搬迁扶贫项目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59户、2901人,建设集中安置点18个,其中,县城集中安置点2个,安置贫困人口1104户、2606人;村屯幸福院安置点16个,安置贫困人口255户、295人。
“不愿搬”转变到“乐意搬”
“因为没有房,我享受到易地搬迁扶贫政策,来到龙源小区住上了楼房,政府又给我安排一个公益性岗位,还给我分配了种植大棚,这两项加起来一年的收入七八千块钱,再打点零工,收入能达1万元左右,这让我感到特别幸福、开心。”龙源小区易地搬迁居民闫素芬开心地说道。
今年56岁的闫素芬原本是杜尔基镇杜尔基村村民,老伴儿田志民61岁,患有脑血栓,老两口的日子过得异常艰辛,居无定所。搬迁之初,闫素芬老两口并不愿意搬离故土,并且年岁已高,无劳动能力和经济收入。帮扶干部了解到情况后,为闫素芬详细讲解易地搬迁政策,政府不仅仅是帮助改善住房条件,还会提供就业岗位。闫素芬听后觉得这是一条改变生活的出路,于是下定决心离开了故土,过上了崭新的生活。
“楼上安居”衔接到“楼下就业”
“哒哒哒……”入冬后,内蒙古冠博工艺品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里,蒲草绳编织机转个不停,20余名工人正在操作着蒲草绳编织机器。该公司于今年7月入驻原阳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厂区紧挨着龙源小区,作为扶贫就业基地,公司吸纳了龙源小区易地搬迁群众20人就近就业脱贫。
蒲草绳加工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上岗门槛低,企业负责提供设备、指导技术、提供原料、回收产品,每人每月最多可增加收入2400元。
今年67岁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李秀芝在内蒙古冠博工艺品有限公司务工有3个多月了,平均每个月能挣到1500元左右。她开心地介绍:“岁数这么大了还能招我干活,并且就在家门口上班,每个月还能挣1500多块钱,我是特别开心,家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村里人”变身为“城里人”
为了让每一户每一人都能有收入、能致富,原阳县将721名无劳动能力搬迁户纳入光伏扶贫“优先”对象,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每户每年可获得光伏扶贫资金3000元。同时,紧抓就业增收这一带动举措,引导有劳动能力的人,在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安达牧业、韩建管业、宝兴服装等企业务工,每个月工资至少3000元。截至目前已有132人务工就业。
龙源小区驻社区第一书记李向敏介绍说:“为了让易地搬迁户能在龙源小区安家落户,在扶贫办、相关部门、社区、驻社区工作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每一户的收入,让大家富起来。”
龙源小区于今年7月开工建设了“菜园子”扶贫就业基地,占地192亩,建设755平方米的果蔬种植大棚95栋、井房及工具房43栋。每户搬迁户可分配到“菜园子”65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带动县城内2个安置点的1104户贫困户发展“田园经济”,每户最低增收500元,最高可达2000元。
干净温暖的楼房、优质贴心的保障服务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加快了易地搬迁贫困户“村里人”向“城里人”转变的步伐。截至目前,龙源小区已入住贫困户489户、1185人,居民们的医疗、教育、交通和生活全部得到了保障,居民安居乐业、幸福祥和。
- 上一篇:编织草绳让贫困户在家门口挣钱
- 下一篇:树木穿冬衣 做好树木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