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草绳收储体系 扩展草绳利用途径
禁烧是治标之举,利用是治本之策。江苏省沛县、灌南县已经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稻草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从源头上解决了稻草焚烧的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编今日刊登市农业局考察组的调研报告,以利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拓宽视野、看到差距、转变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进稻草禁烧工作实现重大突破。
为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推进我市农作物稻草综合利用工作,市农业局考察组日前赴江苏省沛县、灌南县,实地考察两县在农作物稻草综合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沛县和灌南县稻草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6%、95%。两县在稻草综合利用方面经验主要如下: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省市县乡四级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稻草综合利用。其中,省财政每年拿出10亿元,每亩还田补贴25元;市财政每年拿出1200万~1500万元,县财政每年拿出1500万~2000万元,用于工作经费、收储补贴、机械补贴等。发放稻草综合利用补贴资金。沛县对实施稻草全量还田的农户,每亩补贴25元;对购买稻草打捆机的村,县投入5万元、乡镇投入2万~3万元;对购买稻草还田机的农户,县乡补助3000元。沛县、灌南县分别给予稻草利用企业每吨30元、10元的补贴;对新购买的草绳机、草帘机,给予草绳机100元/台、草帘机800元/台的补贴。对各类利用稻草的企业及加工项目,优先向上级争取扶持,协调金融机构优先给予贷款支持;免收基础设施建设各类地方行政规费;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级财政全额返还;对各类稻草及其产品的运输车辆给予农产品绿色通道待遇。
健全稻草收储体系。两县采取政府推动、经营性服务组织主导、农户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完善的稻草收储体系。沛县2013年以来投入资金购置打捆设备300台套,1个乡镇20台,对水稻、小麦稻草全量还田难度大的田块,实行机械化打捆收储;2014年起,重点建设标准中心草场,每个标准中心草场占地20亩~30亩,辐射半径5公里~10公里,草场功能齐全,收储能力3000吨以上,已建成标准中心草场28个。灌南县健全镇村稻草收储点。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标准化草场,年收储加工能力确保达到1万吨以上;每个村根据稻草数量设立3个临时堆放点,每个临时堆放点必须明确专人看管。组建专业收草队伍,彻底打通稻草从田间地头到草场(临时堆放点)这一关键环节。
培育稻草综合利用企业。企业是稻草利用的主体。灌南县先后引进年消耗10万吨稻草的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年消耗20万吨稻草的连云港保丽森实业有限公司,沛县先后引进江苏方圆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宇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此外,积极鼓励本地企业和数量众多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对于利用稻草3000吨以上的企业,在稻草利用补贴的基础上,对其收集、运输、处理设施设备补助30万元。
拓展创新利用形式。结合当地实际,沛县、灌南县积极拓展创新稻草利用形式。组织本地农民、企业利用稻草进行草帘、草绳等编织加工。
灌南县的草绳机、草帘机拥有量分别达到3000台、100台,年消耗稻草近10万吨。江苏方圆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稻草外销,用于造纸、饲料、食用菌基料等,每年可销售稻草5万余吨。江苏宇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徐州东升农场利用稻草与畜禽粪便发酵生产有机肥,每年可利用稻草4万吨。朱寨镇亿莱、鹿楼镇隆鑫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利用稻草生产草腐菌,每年可消耗稻草1万吨。
我市农作物年稻草资源总量约1000万吨。目前,农作物稻草综合利用工作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收储体系不健全,经营规模小,奖惩机制不完善。通过考察学习,结合我市实际,现对我市农作物稻草综合利用提出以下建议:
设立稻草专项资金。建议市、县各级财政将农作物稻草综合利用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专项资金用于补贴稻草机械化粉碎还田、稻草收储体系建设、稻草产业链延伸等,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农民投入为主体,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长效投资机制。与此同时,增加稻草还田补贴,有效推进稻草直接还田。
建立稻草收储体系。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建设稻草收储中心。3年内,每个乡镇至少建立1个中心草场,每个村至少要有1个临时收储点,每个中心草场政府扶持资金20万元。同时,企业每收储1吨稻草,政府给予30元的补贴,引导企业加强稻草收储和消化力度。培育稻草利用企业,大力培育壮大天冠集团、科尔沁公司、内乡造纸厂等一批稻草利用企业。同时,积极招引稻草利用量大的企业入驻我市。
扩展稻草利用途径。利用稻草资源生产有机肥;鼓励养殖场(户)或稻草饲料加工企业制作青贮、氨化、微贮或颗粒等稻草饲料;积极发展双孢菇、草菇等草腐菌;替代木材用于造纸、生产板材、制作工艺品、生产活性炭等;发展稻草沼气、稻草固化成型燃料、稻草直燃发电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