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风会将大棚及草帘全部卷走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严重。为应对气候变化,气象预报预测、气象防灾减灾等气候资源开发已经普遍应用于现代农业领域。而蔬菜大棚里面装上“气象站”,却是个新鲜事。
能合理利用棚内的气候条件让大棚产生经济效益,是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实验站一直研究的课题。当“气象站”进大棚的设想实践成功之后,人们竟意外地发现,它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
大棚里有了“气象站”
农民蔬菜大棚里出现了“自动气象监测站”,这样的新鲜事发生在武威市凉州区的蔬菜大棚里。
武威市凉州区地处石羊河流域,干旱缺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当地政府不仅动员农民发展节水高效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同时引导大家利用高科技增收、增产。近年来,大棚蔬菜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7月初,在炎炎烈日下,小编来到位于凉州区羊下坝镇的北方冬春设施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 在一座陇椒大棚里,几十平方米的地上竖着几根风向杆,自动检测气象站矗立在绿油油的辣椒中间,在自动气象站旁边,还挂着一个类似于手机大小的气象包,它的主要功能是记录棚内的湿度和温度,在棚顶上,还安放了许多沼气灯以便补温补光。
大棚外,有一座气象部门提供的区域气象观测站,可以收集方圆几公里内的气象信息,自动发送到气象局,再由气象局通过手机短信和村口的电子显示屏,将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到农户手里。
羊下坝镇干部陈国庆手机收到“气象包提示温度过高,当前温度上限为35度,需要给大棚放风了” 的短信提示后,便通知并帮助农民做好棚内的通风措施。
陈国庆说:“自动气象站打通了气象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直通田间地头,2013年至2014年该示范基地的日光温室早茬产量均达到了6000公斤,产值达23万元,纯收入达到了1.85万元。”
人工向智能化的蜕变
凉州区蜻蜓村村民收入大部分来自大棚蔬菜种植,郑银德是种植示范户,也是技术带头人。在他的大棚里面,以往的温度计早已弃之不用。
2012年武威市气象局在他家的蔬菜大棚里建设了一个自动监测气象站,是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站实验项目,能通过数据传输器将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地温等数据传输给气象局。
郑银德告诉小编:“以前没有安装自动气象站时,一场大风会将大棚及草帘全部卷走,一年的辛苦将全部付之东流,为了减少损失,我从育苗期起就长期住在棚里,不能忙活其他事情。”
“安装自动气象站后,气象局会在几天前就将沙尘或者低温、霜冻天气的预报发送到农户手中,提醒做好防范大风及霜冻的措施。”郑银德说,“这不仅节约了劳动成本,还节省了农户的时间。现在我在家看着电视,利用手机就能掌握棚内及棚外的温度湿度。”
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实验站站长丁文魁告诉小编,武威气象为农服务将实现从人工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蜕变,今年9月份,武威市气象局将在大棚外设置自动接收器,设置相关的指令,指令会按照自动接收器接收每隔5分钟的气象观测数据,发出不同时期蔬菜生长适宜的通风命令。农民可点击手中的按钮,足不出户便实现对大棚温度湿度的调控。
科技改变生活
提及气象站,原来住在凉州区西营镇后幸村的孟生军脸上笑开了花,他以前在西营镇种大棚的时候,种菜基本靠节气,在农试站的指导下,他现在也学会按照气象信息安排农事了。
“自2007年搬到了武威凉州区清远镇,政府为我们在这里开辟了大棚蔬菜设施农业,气象站的工作人员经常热情地为农户做科技指导。在我看来,他们的工作既像科学研究,又像干农活。以这样轻松的氛围帮助大棚增产,农户很容易接受。”孟生军笑着说。
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于1957年建成,2005年升级为国家一级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该站在开展绿洲区农业气象观测与服务、荒漠生态监测与服务的同时,还承担着河西地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的指导、农业气象实验、草编制品技术推广等工作。
小编看到,武威凉州区的阳光小区周围一座座葡萄园点缀着搭建的日光温室,显得格外耀眼,温室内陇椒、长剑王等辣椒品种茁壮成长。这里发展循环农业,农户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现在大多数人已住上了整齐划一的小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