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焚烧造成雾霾天气,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与其他生物健康形成威胁。焚烧稻草一直以来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煤气使用日益广泛,农民朋友对柴草的需求下降;
焚烧产生的草木灰的确是一种肥料,故而产生的焚烧农作物稻草的行为。
焚烧原因还涉及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农业科技更新不够的方方面面问题。
是稻草处理的成本太高,机械收割留茬较高,影响下一季农作物的播种。
是科技转化力度不够,稻草的经济价值难以发挥。现实中,由于科技转化力度不够,要么实施成本太高,比如用稻草做沼气原料,一个沼气池至少要花费三四千元,让农民望而却步;要么就是回收价格太低,把稻草卖给那些养牛大户才几分钱一斤。
缺乏正确的引导。如今,对于农作物稻草综合利用,虽然提出了不少解决的办法,但缺乏针对性、草编制品性、时效性和具体性,大多以行政手段和奖惩措施为主,无人去做稻草利用的组织、协调和转化工作,只堵塞不开流,导致禁烧工作收效不大。
缺乏处置技术。首先,多数农户基本不用稻草当柴烧,只剩下“付之一炬”。其次,农民找不到稻草“变废为宝”的途径。原有的其它小麦稻草加工行业,如草帽、草苫等,也因替代产品的出现而基本淘汰。第三、农作物稻草还田推广缓慢,第四,稻草饲料处理成本高,难度大。另外,加工食用菌基料和沤造有机肥,这些简便易行的稻草处理方式,也都是家庭式、规模小,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由于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农忙时农村劳动力以妇女、老人为主,要想将机械收割后的稻草捆扎搬运离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就地焚烧稻草。抢收时为防止损伤机器,留的麦茬太高,如果不把麦茬去除,难以插秧。如果不烧会误农时,“三夏”大忙,忙就忙在一个“抢”字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把稻草从地里弄出来。
机械收割留茬较高。据调查,我国生产的收割机因 功率不够及机械手省油等原因留高茬达20cm左右,造成了下茬种植的困难,农民不得不用少量稻草放在高茬上进行焚烧。
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稻草禁烧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农民环保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焚烧稻草的危害,单靠禁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千家万户稻草处理的问题。另外,稻草禁烧监管力度不强,执法手段也比较薄弱。
试点的稻草气化站,用稻草很少,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大面积吸纳稻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烧稻草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
引发火灾。稻草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烧连营”,一旦引发麦田大火,往往很难控制,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在山林附近,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稻草焚烧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稻草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
稻草还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机械将稻草打碎,耕作时深翻严埋,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稻草腐化分解。另一种稻草回田的有效方法是将稻草粉碎后,掺进适量石灰和人畜粪便,让其发酵,在半氧化半还原的环境里变质腐烂,再取出肥田使用。
过腹还田。过腹还田是将稻草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热喷等技术处理,可有效改变稻草的组织结构,使稻草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
培育食用菌。将稻草粉碎后,与其他配料科学配比作食用菌栽培基料,可培育木耳、蘑菇、银耳等食用菌,能有效地解决近几年食用菌生产迅猛发展与棉籽壳供应不足的矛盾。育菌后的基料经处理后,仍可作为家畜饲料或作肥料还田。
制取沼气。稻草稻草等属于有机物质,是制取沼气的好材料。我国的北方、南方都能利用,尤其是南方地区,气温高,利用沼气的季节长。制取沼气可采用厌氧发酵的方法。此方法是将种植业、养殖业和沼气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稻草产生的沼气进行做饭和照明,沼渣喂猪,猪粪和沼液作为肥料还田。此种方式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的良好模式,它适应了现代化农村发展的需求,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用作工业原料。农作物稻草可用作造纸的原料,还可以用作压制纤维木材,能弥补木材资源的不足,减少木材的砍伐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用于生物质发电。将稻草直接焚烧和将稻草同垃圾等混合焚烧发电,还可以汽化发电。稻草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两吨稻草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生物质的再生利用过程中,排放的CO2与生物质再生时吸收的CO2达到碳平衡,具有CO2零排放的作用,对缓解和最终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将具有重要贡献。
用于生物降解材料。将稻草将超细粉碎后在反应釜中与添加剂一起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得稻草中的纤维具有热塑性。这种材料可以应用于薄膜、片材和注塑级的产品制造,这类产品可替代石油基产品(塑料),并具有完全生物可降解性(180天后失重率达到90%),是一种健康环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