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的稻草为原料,生产草帘、草垫、草砖
徐贵兴和手拿他的发明专利向人们展示。王永强 摄
“研究日本机器‘勾’起研发激情”
今年56岁的徐贵兴,是泊头市寺门村镇前牛屯村人,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23岁开车跑运输,5年后转行做起五金配件生意。从那时起,徐贵兴就经常和镇办企业榻榻米厂打交道,厂子里有两台日本产的加工机器,靠它们加工榻榻米。缝制榻榻米的钢针二三十公分长,易损坏,由于上面有不规则的凹槽,当时国内没有生产企业,只能靠进口,时间长不说,一根就要20元钱,在当时来说是笔不小的开销。“总靠进口,费钱不说还误事﹗”刚入行的徐贵兴,得知后,激起了他不服输的劲头。“为什么不能造自己的钢针呢!”整整一个晚上,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睡,第二天一早,他对妻子说,“我要造缝制榻榻米的钢针。”他的妻子随手摸了一下他的额头说:“你没有发烧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徐贵兴没黑没白,整天扎进一间偏房里反复试验研制。凭着倔劲和钻劲,经过无数次的改进材质试验,终于一种合金工具钢针试制成功。制出的钢针经过试用后,效果比进口钢针还耐用。消息一传出,老徐一下子就成为同行中刮目相看的“制针大王”。
制针过程中,徐贵兴全面熟悉了日本机器的运作原理,并发现机器结构复杂,操作调整繁琐,且传动部分衔接不合理,生产中易造成零部件损坏,维修率高,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等。同时,在厚度和宽度是还有许多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失去一些订单。老徐决定自己设计一台多尺寸、小巧、易操作的新型机器、满足客户生产需求。
徐贵兴对机器设备进行调试。王永强 摄
“研发机器生产找寻人生乐趣”
“俺家老徐骨子里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徐贵兴的妻子说,虽然老徐是个高中生,但上学适逢文革,没有机会好好学习。老徐自己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拼音字母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为了能看懂机械方面相关书籍,老徐打拼音学起,再恶补文化基础。周围的各种玩笑话,老徐也不入耳,你说你的,我学我的。一路走来,老徐居然还学会了操作电脑,这着实让妻子吃惊不小。机械加工零件,图纸先行。为了不断完善设计,图纸是画了改,改了再画,老徐一年不知画了多少手工图纸。为方便制图修图、更新设计,老徐自学C A D等制图软件,用计算机绘图、设计和修改,提高了图纸的精度,缩短了制图时间。
在妻子看来,老徐真是为了研发“魔怔”了,半夜,突然有一个好的构想,立马起床,抓住思路赶紧记下,长此以来,把妻子的睡眠也搞乱了,妻子很无奈。老徐经常通宿加班,后来,身体也发出了警报,高血压、腰间盘突出接踵而至,还为此做了腰间盘手术,刚能站起来的老徐就又一头扎进了车间,继续他的研发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年多的不懈努力,他的多尺寸节能环保机器研制成功,并获得了国家专利,经过多次升级换代,可以用玉米、小麦、稻子等农作物的稻草为原料,生产草帘、草垫、草砖等产品。
老徐在工厂的院里向我们展示草砖机的运转。打开配电箱启动设备,可自动控制器件指令各个液压控件,再由液压控件带动各个机器工作。上料端放入玉米稻草,稻草纵横交错在滚轮的带动下向一排钢针滑动,钢针带着线有节奏地扎下、提起,另一端出来的便是厚实的草砖了。一小时最快可生产60米,最厚可生产11厘米,把草砖立起来,用大锤抡都抡不坏。
一位正在装车的李师傅说:“别看这台机器不起眼,可是用它加工出来的草砖搭建大棚,比垒土墙省工、省时、省钱,而且保温效果比土墙还好,草墙不易风化,使用时间更长。”
“创新机器性能鼓足研发劲头”
老徐从最初的制钢针到草砖机再到棕垫机,老徐在创新的路上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好多棕榈床垫,大多采取胶合手段,而这种棕榈垫,全靠机器缝制,节省大量的人工,劳动强度降低,不用胶就意味着没甲醛,更环保更安全更放心。”说着,老徐拿出一块棕榈床垫样品,完全用椰棕椰壳、山棕树皮等原料制成。
“通过掌握日本棕垫机缝合原理,改变原有的传动方式,变机械传动为液压传动,再到遥控控制,机器的体重也降下来了,原来同型号的机器自重达到4吨,现在达到2吨,节约不少钢材。”走在生产车间,老徐一边走一边介绍说,“咱生产的棕垫机在东南亚国家中独此一家,售价低于同类产品三分之一左右。”“现在,国家对创新、对环保越来越重视。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利好。像这些草砖就是用稻草做成的,给作物稻草找了一条新的出路,减轻了稻草焚烧带来的污染。”徐贵兴说。
如今的老徐,正在研发大型“草毯机”,用稻草、麦秆做原料制作毯体,代替泥土来培育青草。在机器上制毯、撒草籽等工序一并完成,让草皮种植实现机械化。
在老徐眼里,创新是件有意义的事,破解难题是一种快乐。因此,在老徐那里,越是碰到难题、撞了南墙越兴奋,他觉得“南墙”再多点,自己搞创新的劲头才能更足,才能发明出让大家得到更多实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