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建有草绳厂 利用稻麦草编织草绳
滨海县八巨镇前案村,这几年,借助帮扶工作的东风,村两委一班人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为切入点,通过产业带动、促进生态发展等举措,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富民强村之路,使这个昔日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一栋栋楼宇别致美观,一面面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一张张笑脸洋溢幸福……行走在村子里,切实感受到帮扶工作给村庄带来的变化。
光伏发电:实现节能增收双赢
走进前案村,139户和村部、敬老院、幼儿园等房顶上整齐地排列着太阳能电池板,显得分外醒目。村党总支书记朱立雄说,这是依托省委、省政府的扶贫项目,投资500多万元建起的“扶贫光伏电站”,装机容量550.8千瓦,目前已经并网发电,电站每年卖电可为村里增加收入30多万元。
扶贫光伏电站是前案村实现富民强村的一个生动实践,实现了扶贫开发、新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相结合。据了解,该项目按村民房顶承载太阳能板的数量对村民进行用电补贴,每块电板每年补贴40度电,每户村民每年平均可免费使用800度电,约占村集体发电收入的五分之一左右,每年还可以为村集体增加收入,村集体和农户都能得到实惠。
“村集体利用这个收益,一半用于村集体的公益事业,还有一半要反哺低收入农民、生活困难的群体,也就是村集体依靠这个项目就可以办成过去不敢想、干不了的事。”朱立雄指着村部屋顶上鳞次栉比的太阳能光伏板高兴地说。
合作社带动:实现脱贫生态双赢
“加入合作社后,除了每年固定分红外,每年务工收入大概有5000元,1亩苗木出售后还可获利3000多元。苗木基地就是绿色银行,合作社就是我的脱贫伙伴。”低收入农户朱立均说的合作社就是村里的缘青园艺合作社。
2014年6月,经过多方考察,前案村与安徽淮北裕欣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苗木种植、技术指导、购销一体化合作协议,成立了缘青园艺合作社,吸纳带动本村及周边村低收入农户164户。目前,苗木基地已经建成苗木花卉750亩,种植苗木31万株,主要栽培海棠、紫薇、女贞、榉树、红叶石楠等20多个苗木品种。
前案村千亩苗木花卉基地现已成为八巨镇苗木花卉的亮点,不仅美化了生态环境,同时有力促进了村集体收入积累和农民增收,真正做到绿色可持续发展。
除了苗木合作社,村里还成立了农机合作社。村里的农机合作社,一年也能为村里增加5万元的租金收入,这样,村里就有更多的钱帮助低收入农户和实施配套设施建设。
结构调整:实现富民强村双赢
“村里土地集中流转,我现在不但每亩地每年能领到950元租金,还能像年轻人一样去农场的‘农田车间’上班!”村民徐新达乐呵呵地表示。老徐所说的领租金和上班,是村里流转1769亩土地给附近的滨淮农场用于集约化种植优质水稻,这是前案村推动土地流转的一个缩影。
前案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种植,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释放了劳动力,引进了发展现代农业急需的资本和信息,使得昔日经济效益低下的“旧模式”前茬玉米后茬麦子如今得到彻底改变。
这么大的土地流转量,多出来的劳动力出路在哪里?朱立雄算了一笔账,现在除了外出打工的,农场平时用工可解决30多个劳力,苗木基地可解决200多人务工,村里与镇创业园的一家纸箱厂签订了30人的用工输出协议。此外,村里还建有草绳厂,利用稻麦草编织草绳,给周边地区的苗木基地使用。朱立雄说:“用草联机加工草绳非常方便,既解决了稻草‘双禁’的老大难问题,又满足了苗木基地的草绳需求,真正一举多得。”
另外,村里正在建设厂房,用于出租给来村里投资的企业,这样进一步盘活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健康有序的土地流转承包,为前案村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上一篇:给供水设施穿“草绳”
- 下一篇:如何织草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