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草袋支护方案
编制说明
一、基坑工程概况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三、基坑降水及围护方案选择
四、基坑围护方案-----------------------------------------------
××××基坑支护方案
编制说明
编制原则:
本方案是指导×××××基坑围护施工实施过程中各项组织、技术措施、生产的文件,包含了施工过程中对基坑施工及周围环境的监测及质量控制,确保本工程正常、安全的进行。
编制依据:
① ××××基坑围护工程的招标文件
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③《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
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⑤《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
⑥《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 50086─2001
⑦《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YB 9258─97
⑧《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ECS 22:2005
⑨《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 CECS 96:97
一、基坑工程概况
1.1 工程总体概况
××××××位于昆山市巴城镇马鞍山路南侧、古城,×××××为10层,框剪结构、桩基础,地下室为半地下架空停车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本工程建设单位为××××地产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设计,×××××地质工程勘察院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
地势平坦,地面平均高程为+1.60m(黄海高程)。
本工程室内地坪±0.00m相当于1985国家高程+3.20m。
1.2 基坑情况
本工程地面平均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1.60m,以此作为基坑支护设计的±0.000m。以下未经说明均为相对标高。
地下室北面为半悬空地下车库,沿周均为1CT1承台,开挖深度0.45m;地下室开挖深度2.80~3.40m。基坑沿周承台开挖深度及其外沿距轴线距离见下表。
基坑沿周承台开挖深度统计表
序号 |
承台编号 |
开挖深度(m) |
外沿距轴线距离(mm) |
1 |
1CT1 |
0.45 |
400、400 |
2 |
2CT1 |
3.25 |
400、1000 |
3 |
2CT3 |
3.25 |
525 |
4 |
3CT1 |
3.25 |
630 |
5 |
3CT4 |
3.25 |
480 |
6 |
4CT2 |
3.25 |
1200 |
7 |
4CT4 |
3.25 |
1500 |
8 |
4CT9 |
3.25 |
940、280 |
9 |
4CT10 |
3.25 |
900、800 |
10 |
6CT1 |
3.25 |
2000 |
11 |
6CT2 |
3.25 |
1000、750 |
12 |
8CT1 |
3.25 |
900 |
注:开挖深度为垫层顶标高加上50mm厚垫层;围护边线为避免阳角取承台距轴线最远距离再加上地下室外墙作业面,作业面不小于50cm。
因此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北侧按0.45m考虑,南侧按3.25m考虑;支护边线距地下室外墙轴线北侧按1.40m考虑,南侧分别按1.40、1.50、2.00m考虑,具体位置见基坑围护平面布置图。
1.3 基坑周边条件
××××××××,场地较小,地势平坦,周围建筑物已完工,尤其是小区主入口广场在基坑围护期间对基坑有一定影响(地势高差较大);故需采取边坡支护。
拟建地下室东侧距古城路人行道约20m,人行道上的管(缆)线可不考虑在本次基坑围护影响范围内;场地内无地下管(缆)线。
1.4 基坑安全等级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均≤7.00m,且基坑影响范围(2倍基坑深度)内无建筑物。综合考虑本基坑安全等级按三级基坑设计。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2.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编号:05426),本基坑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内的土层,将设计所用的相关土层参数列表如下:
层号及土层名称 |
土层厚度 (m) |
土比重 ρo(g/cm3) |
粘聚力 C(kPa) |
内摩擦角 Φ(°) |
|
①素填土 |
1.2 |
1.80 |
15 |
23 |
|
②粘土 |
1.5 |
1.85 |
28.1 |
8.7 |
|
③淤泥质粉质粘土 |
3.5 |
1.79 |
17.9 |
8.7 |
|
④粉质粘土 |
2.0 |
1.92 |
39 |
12.3 |
|
⑤粉土 |
6.0 |
1.85 |
4.6 |
16.7 |
注:土层厚度参照K20号勘察孔,计算根据地质情况取有代表性的钻孔的厚度值;③1粉土、④1粉质粘土夹粉土局部分布,未在表中列出。
2.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浅层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在①层素填土、②层粘土、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中,场区水系发育,河道水域与场区地下水有密切水力联系,浅层地下水主要受地表径流、大气降水和近河水补给,以地面蒸发和侧向径流为主要排泄途径。
深层地下水为弱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③1层粉土、⑤层粉土、⑥层粉砂、⑦层粉砂中,以径流及越流补给为主要补给来源,以越流排泄为主要排泄途径。⑥层粉砂、⑦层粉砂对本次支护影响不大,故不列在考虑范围之内。
三、基坑降水及围护方案选择
3.1降水设计方案
因基坑开挖主要涉及上部潜水(地表水),基坑内有一定涌水量,故基坑内积水井及电梯井处需采取局部轻型井点降水(降水方案另行编制)。 .
四.基坑围护方案
4.1 基坑围护措施
本工程在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按三级考虑,原基坑围护方案选用土钉墙围护,但在土方实际开挖过程中发现土层分布淤泥质土较厚,且含水率较大,而土钉墙围护不利于淤泥土中水的渗出,从而降低了边坡的安全系数,故土钉墙围护不可行。经讨现场甲方、监理专业人员讨论研究选用打单排木桩用草袋装土堆放在木桩外侧边坡上的方案,另采用排水明沟与局部井点降水结合的排水措施,保证边坡不受水浸泡增强坡脚的稳定性。具体做法如下:
在开挖过程中注意结合图纸挖土要满足基础、工作面及排水明沟的尺寸,当基坑挖至设计深度及满足几何尺寸和坡度要求时开始打桩。选用直径Φ200㎜以上,桩长为4000㎜的木桩,桩中心间距为300㎜,呈梅花形布置打压;压桩用挖机配合将木桩就位,人工用扎丝缠绕在桩顶部,由两人同时从两个方向拉住保证木桩垂直及位置准确性,采用挖机进行压桩。在压桩过程中,人工配合校正桩的垂直度,木桩压至压至3.5M深度后用木模板或草袋夹进木桩中间,用草袋进行人工装土缝好袋口,再用塔吊将装好土的草袋吊至边坡上,人工将草袋调整到合理位置,上下层草袋应错开堆放以增强稳定性。
4.2应急处理预案
4.2.1应急处理指挥系统
成立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落实应急处理具体工作的开展,指挥部各成员做到分工到位、责任明确。
本工程应急处理指挥部工作主要职责有:发生险情时受伤人员的抢救和紧急疏散以及善后处理;基坑安全处理措施。
4.2.2应急处理预案
基坑安全处理措施:
①随基坑开挖当发现桩顶水平位移过大,或位移发展速度过快时,可依次采取下述措施处理险情:
在有空间的地方应将桩后的土体部分挖除以卸载,并严禁再次对桩后施加其他附加荷载;同时在桩的内侧培土或堆砂袋以增加桩的被动侧土抗力。通过这个初步措施可以缓解险情的发展,为抢险争取时间,可以有效控制位移的发展。
②当地面有裂缝时立即用水泥砂浆抹缝,并在裂缝外侧增设锚杆。
③当基坑坑底隆起过大时,采用石子草包增加上部荷载;基坑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应尽快浇筑垫层,使坑底土层封闭,防止坑底土上隆。
④坑内做好集水井及排水明沟,同时配备多台水泵,防止暴雨浸泡基坑。
⑤基坑开挖和使用过程中应防止坡顶的堆载不要超过设计所允许的10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