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混凝土(地坪)起粉、起砂的草帘措施
混凝土表面起粉、起砂是商品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纠纷问题之一,其表现为表面强度不足,造成的直接后果除不易清扫,还影响其使用功能,最终将产生露石、表层剥落等耐久性问题。起粉、起砂问题,一般对混凝土结构实体的强度和钻孔取芯强度影响不显著。但对混凝土的外观、耐磨性和回弹强度有直接影响,对表面要求 比较严格的道路和清水混凝土工程也是绝对不容许的。
(一)原因分析
而引起混凝土表面“起粉、起砂”的原因也经常是施工单位与商品混凝土企业之间争论的焦点。施工单位认为商品混凝土企业拌制混凝土时掺入的粉煤灰或水泥厂家磨制水泥时掺入水硬性较差的混合材是造成路面“起粉、起砂”的罪魁祸首,认为这部分材料密度较小,易富集于新拌混凝土表面,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硬度大幅度下降,造成“起粉、起砂”。商品混凝土企业则认为,混凝土表面“起粉、起砂”主要原因有两方面:①施工过程中振捣过度造成混凝土泌水,混凝土表层的水胶比大于混凝土内部,表层水化产物之间搭接不致密,孔隙率大,与混凝土材料本身及是否掺有粉煤灰无关;②混凝土养护不当,施工早期水分散失过快,形成大量的水孔,表层的水泥得不到足够的水分进行水化。
(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
为避免混凝土路面(地坪)起粉、起砂现象,首先要保证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从原材料选择使用、配合比设计到生产过程都要进行有效控制。
(1)原材料要求
1.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
2.粉煤灰不低于Ⅱ级;
3.矿渣粉不低于S95级;
4.石子采用质地坚硬的碎石,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1.5mm;
5.砂采用质地坚硬、细度模数2.5以上的河砂或人工砂;
6.外加剂与水泥应有良好的适应性。
(2)配合比设计
1.依据标准、规范要求设计的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率;
2.在满足浇筑、施工和易性的情况下,选择较小砂率;
3.掺用缓凝型减水剂时,应根据季节、气温确定好掺量,掺量不可过大,避免造成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影响施工及出现泌水、离析现象;
4.冬期混凝土浇筑,应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及时掺加足量、合格的早强剂、防冻剂;
5.粉煤灰、矿粉等矿物掺合料掺量不宜过大,尽量控制在20%以内。
(3)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
1.严格控制混凝土出机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2.混凝土运输、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监督、检查现场供货混凝土坍落度,如坍落度过大或混凝土出现泌水离析、和易性不好现象,严禁混凝土出厂。
(三)施工关键环节控制
(1)混凝土振捣
对厚度不大于22cm的混凝土板,靠边角应先用振捣棒振捣,再振动梁振捣拖平。应以混凝土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泛出水泥砂浆为准,并不宜过振。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过振,使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上浮形成一层浮浆,影响面层效果。
(2)混凝土抹面、收光
初凝前,在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用带有浮动圆盘的重型抹面机抹压,消除混凝土泌水通道和表面浮浆。终凝前用带有振动抹面机收光,临近终凝抹压,这时水泥水化速度加快,是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键时期。要注意收光时间的把握,收光过早有时候由于收光阻断泌水通道在收光压实层形成泌水层,造成收光层脱落,收光时间过迟,会扰动或损伤水泥凝胶体凝结的结构,影响强度增长,造成面层强度过低,也会产生起粉、起砂现象。
有的施工人员为便于收光、抹面,在混凝土表面随意撒很多水,致使混凝土面层水胶比增大,强度严重降低而出现起粉、起砂现象,采用抹面机抹平及收光过程中严禁对混凝土表面洒水。
(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地坪压光成型、混凝土路面拉毛或压痕后应随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或棉毡、草帘,及时养护,确保了混凝土表面强度的形成。尤其是遇到大风、高温空气干燥的天气,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大于混凝土的泌水速度,将导致表层水分大量挥发,表层水泥得不到充分的水化,建立不起足够的表面强度而产生的“起粉、起砂”现象。覆盖薄膜时应使薄膜紧紧贴在混凝土表面,确保达到保湿养护的目的。塑料薄膜覆盖养护3d内应禁止人员行走,使混凝土表层保湿养14d。
(4)避免在雨、雪天气浇筑路面(地坪)
如施工中途下雨、雪,应暂停施工,并及时用塑料薄膜或其它材料覆盖路面(地坪),避免水泥浆被雨水冲走或雪水浸入使表面水胶比加大,造成起粉、起砂现象。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遇到雨水冲刷或者在空气湿度较大时混凝土表面出现大量泌水,可以在上面均匀撒干水泥,用铁筢子来回拉几遍,然后通过抹压工序能够使水泥粉与混凝土较好的结合。提高混凝土表面强度,可避免混凝土路面(地坪)的起粉、起砂现象。但在混凝土抹面时严禁撒水、撒水泥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应禁止在混凝土初凝后,特别是近终凝才撒水泥粉,这时水泥粉与浇筑混凝土不能很好地结合,容易形成二层皮,最后出现掉皮现象。撒水则在任何时候都应是禁止的。
(5)冬季施工注意保温防冻
冬期浇筑混凝土路面(地坪),应根据气温情况,及时对混凝土采取早期保温养护,避免混凝土受冻造成起粉、起砂现象。
(四)混凝土起粉、起砂的治理
在混凝土路面(地坪)施工中出现起粉、起砂现象,商品混凝土公司应协助施工方解决这一问题。这里仅介绍几种处理办法:
(1)对轻度的大面积起粉的混凝土表面,可选用经稀释后的高分子树脂乳液喷涂。使乳液渗透进基层混凝土,表面没水化的粉状物作为乳液胶粘剂的体质材料与基层粘结成整体。
(2)乳液的选择,以其性能优劣程度,可分为:环氧树脂乳液>苯丙乳液>丙烯酸树脂乳液>丁苯树脂乳液>聚醋酸乙烯树脂乳液(白乳胶)>108胶等。
(3)对墙、柱混凝土表面耐磨性要求不很高的起粉,用苯丙、丙烯酸树脂、丁苯树脂乳液都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些乳液的固含量浓度一般为40%,需用清水稀释到3%~4%或更低,切忌浓度过高。浓度过高不但不易渗透入基层混凝土,且易形成表面起皮、反光。
工艺:用吹风机清除表面的附灰,不必用水冲洗,保持混凝土表面干燥。以稀释过的乳液,用喷雾器均匀喷涂1~2遍,其间隔时间,以第一遍完全干燥后,视其是否抑制起粉,必要时再喷涂第二、第三遍。过多遍的喷涂必然形成表面反光。
(4)对耐磨性要求较高的路面、厂房地坪,以选用环氧树脂乳液较好。环氧树脂为建筑结构胶,有较高的耐磨性。该乳液分甲、乙双组分。甲组分是环氧树脂乳液,乙组分是其固化剂乳液,两组分都可用水稀释到任意浓度。
工艺:
①用水清洗表面,清除油污,使表面洁净,没有浮浆,并使其晾干 。
②按说明书提供甲、乙两组分的浓度,先将甲、乙两组分分别稀释到2%~3%的浓度,并按比例混合,用此稀释后的乳液,喷涂混凝土表面,使其渗透起表面处理作用。待表面明水蒸发后,仍为潮湿状态时进行下一步处理工作;
③将甲、乙两组分分别稀释到5%~7%的浓度,甲、乙两组分按比例混合,固化组分以取低限为好。用此稀释后的乳液,拌制成1:2~3水泥净浆或水泥砂浆,用以刮涂或抹平路面、地坪。切忌用过高浓度的乳液,否则会因固化收缩而起皮分层,常见因乳胶浓度过高而导致失败。
④抹平后需立即覆盖养护。根据需要可以在砂浆中添着色剂或其它耐磨增强(如“钢砂”)等组分,环氧胶乳中的水分提供水泥水化的必要条件,多余的水分随环氧胶乳固化后析出。新刮涂或抹平的水泥砂浆,通过环氧树脂与基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
- 上一篇:倒春寒来袭,果园管理要采取哪些草帘防冻措施
- 下一篇:大棚草帘蔬菜出现畸形苗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