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季节,暖棚蔬菜如何管理草帘?
冬春交替季节,天气多变,应该如何调控冬暖式大棚内的环境,以满足蔬菜的正常生长需要呢?我们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连续阴天3天后,骤然转晴后的管理
连续阴天后,骤然转晴后的管理也非常重要,菜农朋友往往忽视这方面的管理,只觉得连阴天骤晴后,按照晴天管理就行,其实不然。很多菜农也因此尝到了这方面的苦头,有整棚萎蔫的,有死棵的等等。
专家建议
因为连续阴天后,大棚内土壤温度势必就会降低,一般都能降低到14℃以下,导致喜温性蔬菜根系不能吸收水分(喜温性作物的根系在14~22℃能正常吸收水分,在这个温度之间,随温度升高,根系吸水能力会增强),又因为土壤的容积热容量大,晴天后,土壤温度上升较慢,而空气的容积热容量小,晴天后,温度上升较快,很快就能上升到20~25℃,这时植株叶片蒸腾作用加强,需水较多,而土壤升温较慢,根系吸水能力却小,这样就造成了作物萎蔫死棵现象,也就是菜农们常说的“闪秧”。
正确方法
早上拉苫时,最好要隔一床拉一床,以利于后面的操作。
拉花苫后,棚内的光照隔一床照一床,拉开草苫相对应的蔬菜会受到直射强光照,而未拉起草帘的蔬菜则会接受到散光照,受到强光照的蔬菜,一般在拉开草苫15分钟后就会出现萎蔫现象,这时要及时往植株上喷洒20℃的温水。
因为植株萎蔫是由缺水造成的,直接给作物喷温水后,作物体内水分充足了,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生长,等拉起草苫的那些对应的蔬菜恢复正常生长后,这时再放下草苫,重新拉起第一遍没有拉起的草苫,让没有接受强光照的蔬菜也接受强光照,然后也用同样喷温水的方法促其恢复正常生长,如此反复进行几遍,到吃过午饭两小时后,检查棚内的地温如果达到了20℃,蔬菜见到强光后就不会再出现萎蔫症状,这时就可以全部揭开草苫了。
等到第二天后,恢复晴天后的正常管理。
正常晴朗天气棚室环境的调控
对于菜农朋友来说,都喜欢晴朗天气,因为它相对于阴雨雪天气来说,管理相对简单,风险相对小。
专家指出,虽晴好天气,毁棚毁苗风险小,但晴好天气是作物拿产量,创高效的时期,为此在管理上切勿掉以轻心,一定要调控好棚室的环境,为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
适时早揭晚盖草苫,延长光照时间
早晨拉开草苫后,大棚内的温度既不升高也不降低就为适时揭草苫。如果拉开草苫后,大棚温度随之降低,说明拉早了草苫;相反,如果拉开草苫后,大棚温度随之上升,说明拉晚了草苫。
拉开草苫后,当棚内达到一定温度时,要及时开天窗通风,譬如,瓜类蔬菜当棚内温度达到32℃、茄果类蔬菜达到30℃时就要开天窗通风,以此来排除棚内的湿气。
另外,还可以交换气体,补充棚内的二氧化碳,促其光合作用高质量进行。
下午,当棚内温度降到26℃时要关闭放风口,关闭后,大棚内的温度还能上升到28~30℃,后温度逐渐降低,当棚内温度降到20~21℃时就要及时放草苫,放草苫4小时以后,此时棚内的温度既不高于20℃,也不低于18℃左右时,说明放草苫时间最为适宜,如果放棚4小时后棚内温度不到18℃,说明盖晚了草帘,反之,则盖早了草帘。
在地膜覆盖的前提下,适时早揭晚盖草苫。此举能能使棚内上半夜温度为20~16℃,下半夜温度为16~12℃,凌晨棚内最低也不低于10℃,下半夜地温往往比棚内气温高3~4℃,凌晨地温比棚内气温高5℃,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因为喜温性作物只有在地温超过14℃时,根系才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低于14℃则不吸收。
千方百计增加采光
只有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才能保证植物光合作用顺利进行,制造充足的光合产物,满足作物正常的生长需要。但春冬季光照时间短,光照较弱。对此,专家建议要想增加大棚采光,必须做足以下三项措施。
①要勤擦拭棚膜,保持良好的透光条件
尤其是靠近路边的棚室更应注意,要及时擦拭。菜农朋友为节省擦拭薄膜时间,可在棚膜上方绑上布条,一般宽度为5~7厘米,长度最好比大棚宽长0.8~1.5米为宜,布条就会随风来回摆动,达到擦拭棚膜的目的。
②浇水后要及时放风排湿,减少棚膜起雾及水滴,利于透光
浇水后,大棚内湿度增加,如果不及时放风,就会造成棚膜起雾,形成水滴,不能保证作物光合作用顺利进行。所以,大棚浇水后,即使温度较低,也要进行短暂通风,排出棚内的湿气。
③张挂镀铝反光幕,增加植株下部和地面的光照强度,增加反光照
很多菜农反映,因前几年张挂镀铝反光幕后,看不到其效果,所以近几年使用者明显减少了,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因大棚内作物栽植较密,导致田间郁闭,不利于植株下部叶片的光合作用,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张挂镀铝反光幕后,增加了反光照,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及时放风排湿
如果前天下午浇水后,棚内湿度较大,第二天拉开草苫后一定要提前放风排湿,可视当天天气情况决定放风时间,一般为30~45分钟后关闭放风口。
- 上一篇:寒潮来袭,草帘设施蔬菜急需以下预防补救措施!
- 下一篇:茶花草帘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