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第一家村办企业就是一家草袋厂
随着科技的发达,曾经的手艺活现在越来越少见。每当看到传统的手艺人还在辛苦坚持着,你是否会忍不住驻足观看,久久停留?因为那或许是一个工匠时代的最后一瞥。小编今天要给大家盘点一下桂平渐渐消失的传统手艺……不知道多年后,我们还能否再见到?
1补“镬头”
以前生活条件差,能补的就补,能修的就修,不像现在烂了就扔了。
2修/补鞋
记得小时候新买的鞋怕开胶,也希望能穿的久些,都要去修鞋师傅那里走一圈线。现在想找个修鞋的你要穿过多少大街小巷才找得到?
3打铁
小时候,家里的一切锅铲、菜刀、剪刀、柴刀、农耕用具等几乎都是铁匠师傅手工打造的,现在回到老家看看以前铁匠师傅工作的地方都拆了起了新房子,顿时满满的回忆。
4手工布鞋
回想小时候妈妈在煤油灯下或灯草下一针一线做布鞋,满满的感动,一双手工布鞋要花费多少个日日夜夜……
5手工织毛衣
现在还穿手工毛衣的孩子,请举手,小编想说现在还穿手工毛衣的孩子,你好幸福哦!
6修伞
现在都是伞坏了就换新的,原来我们小时候都是拿去给修伞的爷爷修,修完跟新的一样呢。
7摘草药
在小编的记忆里,草药师是像神一样的,在他那里看病,是不花什么钱的,就算是被毒蛇咬、断筋骨,他都可以治疗而且费用不贵,可是现在会草药的师傅还有几个?希望有一天草药能发扬光大,毕竟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8推磨
推磨,这可是一件不想干又不能不干的活,农村人基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农村生活没用上机器磨、电磨之前,都是用石磨来推磨大米、玉米、黄豆的。
9制称
小时候我们去当街买东西全部用得是这种称哦,就是有时候会少称。
10耕田
现在全都是机械化了,耕田都很少用牛了,都是用“铁牛”了,请问80、90的你们有几个会鞭策牛耕田犁地的……老父亲感叹说:每年村里培养几个大学生,20多年居然没有培养一个农民出来,没读书的都外出打工了!
11阉猪/鸡
记忆里提起阉猪匠,那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人物。任凭小猪撕心裂肺地呼喊,他仍然刀下无情,前后只需一、两分钟就能完成这个手头活。
12草编
曾经在农村很常见,用稻草编织而成,几乎没有成本,下雨天走泥地还特别防滑。到现在,还穿草鞋的人已经没有了,可一双精美的草鞋,倒成了不错的工艺品,挂在家里,也有点怀旧的意思。不单是草鞋,还有草袋。多少农村的第一家村办企业就是一家草袋厂!
13裁缝
想起小时候看到街巷中带着眼镜的老裁缝坐在缝纫机前,一边踩着脚踏板,一边来回送着布料进行缝合。现在都已经习惯到商店里买时尚衣服。同时,学习裁缝技术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一些裁缝师傅仍在坚守传统的经营模式,而另一些裁缝师傅则开始转变经营方式。
14竹篾工
在农村,许多生活用具都是用竹子加工而成,如提篮、筲箕、撮箕、箩筐、背篓、筛子、簸箕等等,牢固结实,经久耐用。小时候我们都很崇拜竹篾匠,因为日常生活中会用到很多篾制用品。
15剃头
以前我们都叫剃头发,现在时尚的说法叫造型,如今遍地都是凹造型的美发店,一把手工推子的理发手艺可能即将失传。
16木工
老百姓都得靠木匠做家具,箱子、桌子、柜子、床、板凳什么的,当时木匠还是个很让人羡慕的职业。在普通老百姓中间,木匠们算手头比较宽裕的一群人。
17刻章
方便、快捷又实惠。手工制作印章时,最难的是要会正字反写。制作者先用毛笔或铅笔将字反写到章坯的表面,然后用刻刀将文字刻出来。
18弹棉花
以前女儿嫁妆的棉絮都是新棉所弹,一般人家也有用旧棉重新弹加工的。弹棉工具有大木弓,用牛筋为弦;还有木棰、铲头,磨盘等。
19做扫把
这项手艺已经很少见了,扫把一般都是用高粱、竹子等。做扫把只有两道工序:捆紧和削齐!然而捆紧是个技术活儿。经过削齐整形,很快就能刨出一把把笤帚或炊帚。
20捡瓦漏
在桂平乡镇大部分农村以前都是泥砖房子,房子上面盖的瓦,要是常年不整理就会漏雨,所以过年以后春雨来临之前瓦匠师傅都很忙。
- 上一篇:苗木装车注意草袋事项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