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草苫要点”——冬季养鸭需特别知道的!
冬季天气寒冷,鸭群极易受到冷应激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抵抗力降低,引起鸭肝、鸭流感、传染性浆膜炎、腹水症,副伤寒等疾病。因此,应当加强冬季的饲养管理。
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1.减少鸭舍内的热量散发。在寒流来到之前,首先应搞好鸭舍的维修,对房顶隔热差的要加盖一层草苫子或稻草;窗户要挂草帘子,且建议“拉铁丝,上围子”,即在鸭舍南檐及北檐各拉一根铁丝,在铁丝上边挂双层塑料布,下面用沙土压好;通风口自上而下自由控制。门口要挂上保温帘子。建议受北风袭击的鸭舍最好在其北面建挡风墙或风帐,建立一个保护缓冲层。
2.供给适宜的温度。大多数养殖户的鸭舍主要靠火炉供温。要依据具体情况设置数套火炉,确保舍内温度适宜:1-3月龄32-28℃,4日龄后每天降1℃,15天以后为15℃,最底10℃。要注意:舍内温度不可忽高忽低,前期一天黑白温差不能超过5℃,随着日龄增加需降温时要逐渐变换,中后期温差不超7℃。
3.减少鸭体的热量散失。要防止贼风、穿堂风吹袭鸭体,否则,会使鸭体热量散失,并易引起感冒,继发浆膜炎等病;防止羽毛被水淋湿,不要让肉鸭饮用冷水。要饮用20℃左右的温水;垫料区垫料厚度达5-8厘米,有条件的首先在垫料区铺上1厘米厚的生石灰,再铺上一层干细沙,然后再铺垫料,所选垫料以麦秸、稻草、稻壳为主,稻壳最好。垫料应干燥不发霉。
4.做好几个环节的防寒保温工作:
(1)运雏:最好选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接运鸭苗,运雏车内温度控制在22℃--25℃为宜,运雏箱应留3-5厘米的空隙。
(2)扩群:扩群前应将新开扩的鸭舍空间内的温度升至适宜温度,如升不起温度来,因温差大很容易造成肉鸭发病,尤其是育雏期间更应注意。
(3)防疫和发病期间。防疫期或在发生某种疾病期间需要保好温的要保温,需要保温的同时适当提高舍温的温度。
通风换气
冬季必须保持舍内温度适宜,同时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否则会严重影响肉鸭的生长发育。
通风换气应掌握的原则是:在能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尽量通风:早晚天气冷时小敞通风口或不开,中午时大敞;有风时小敞,无风时大敞,要循序渐进,有个过程,不能说通风时所有通风口一下全部打开,以致造成棚内环境变化巨大。当进入鸭舍感觉气味刺鼻时,必须敞开通风口,排出舍内有害气体,让新鲜空气流入舍内,要注意通风换气前要将舍温提高2-3℃,通风换气时仍要生炉子。饲养前期以保温为主,兼顾通风;饲养后期以通风换气为主,兼顾保温。
具体做法要根据风力大小,天气阴晴,气温高低,日龄与健康状况确定开启通风口的次数,大小和方向。一般情况下,根据日龄及健康情况,鸭舍南北面夜间封闭,白天无大风天气,可适当打开通风口用以通风换气。随着昼夜温差变小,无大风天气南北面可部分或全部打开。但通风口要由上往下放大,这样能保证空气新鲜,同时有一个良好的温度环境。鸭舍南北面的通风控制,可由挂塑料布的铁丝定位出风口的大小。这样“拉铁丝上围子”的做法也解决了保温与通风换气二者之间的矛盾。
注意防潮
鸭舍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5%内,如过高则会影响肉鸭生长引起球虫病、肠炎、大肠肝菌病,腹水症等疾病的发生。如相对湿度过低,也会影响生长发育。肉鸭易出现脚趾干瘪,易患大肠杆菌病和呼吸道疾病。防止相对湿度过高的方法是防止垫料潮湿和地面潮湿,不要随便泼水。防止相对湿度过低的方法是在火炉上放水壶,让水沸腾蒸发水分。
饲养密度适宜,光照合理
1.适宜的饲养密度
2.合理的光照
3.合适放牧日龄,根据天气和鸭日龄而定
5、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增强防火观念
加强夜间值班工作,经常检修烟道,以防漏烟。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一旦中毒,要马上通风,水中加葡萄糖+VC,或用茶叶饮水。
冬季养鸭火灾发生较多,要注意防火,包括炉火和电火。
常见问题
1.啄羽:主要因扎大翎发痒而造成,处理方法,加强饲养管理,给鸭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根据情况可适当添加电解多维、或口服补液盐,2%的生石膏粉等。个别鸭子可挑出单独饲养,用紫药水涂抹。
2.瞎眼:氨气浓度高,VA缺乏,残鸭。加强通风,吃鱼肝油;眼内滴链霉素。
3.腹水:通风不良,缺氧;大肠肝菌病;浆膜炎,中毒,如煤气慢性中毒。
4.甩鼻:支原体病;浆膜炎;感冒;非病原性,如干燥,粉尘---损伤气管黏膜----呼吸道内粘液增多。
5.猝死:疫病如霍乱;副伤寒;饮水不足;惊吓等应激。
6.瘫痪:维生素缺乏;疾病如浆膜炎;中毒如痢特灵中毒;硬伤如网上饲养;肉鸭的生理性腿病。
7.雾天危害:一是气压低,污浊气体难排;病原体依附雾波吸入;缺氧----呼吸道疾病,继发浆膜炎。
- 上一篇:冬暖大棚草帘防冻五原则
- 下一篇:雪来了武汉公交用草袋这样防滑 让市民坐上暖心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