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规划新建大棚,调整现有大棚
①控制建造规模,合理整体布局。单座大棚的建造长度不宜超过 100 米,确需种植需要不应超过 200 米,可以小规模成组建造解决问题。成组布置的大棚单个建造规模长度小于 100 米,组内数量不宜超过 10 座,长度在 100 米至200 米之间规模的大棚组内数量不应超过 5 座。大棚集中区域不宜靠近居住区、生产区、林区、畜牧场、变配电站、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等,不应与架空高压电线水平交叉布置,宜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区域或村庄边缘。
② 应适当增加大棚间的防火间距。即使为了节约用地方便管理,棚区也不可大面积连片建造,应当采取成组布置控制规模,成组设置的大棚组与组之间距不应当小于 18 米,大棚距离露天设置的变压器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20 米,与其它架空电线、电杆水平间距不应小于电杆高度的 1.5 倍。大棚与其他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可燃材料堆场以及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储罐区的间距可依据《农村防火规范》GB 50039-2010 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中可燃材料堆场与其间距执行。
③ 提高大棚建造构件的阻燃性能。尽可能采用钢架砖石结构建造,尽量避免竹木结构建造。有条件的新建大棚可尝试采用有防火性能的新材料新工艺建造,如采用有阻燃性能的 PC 板,或者用有阻燃性能的保温被替代草被等。设在大棚一侧的附属简易用房应采用不易燃材料建造,当采用轻质复合墙体和屋面建造时,板材的表面材料应为不易然材料,内填充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 B1 级。
④较大规模的大棚应采用防火分隔措施。长度规模超 50 米的大棚每 50米长度处应采用实体砖墙分隔,且墙面应高出大棚保温草帘高度 0.5 米,主要防治大棚草帘火势在棚面燃烧,造成灾害面扩大。
⑤棚区应设置消防车道。成组布置大棚四周至少应有两条夯实牢固可供消防车通行的车道,车道宽度应大于4米,车道上方 4 米范围内不应有架空线等障碍物,同时应设置便于消防车回车的场地,满足消防车作业要求。
⑥应当设立消防水源。有棚区的村屯至少设立一个满足消防车作业的加水点,有条件的村屯每个棚区应当设立一处消防车加水点,可充分利用行政村的水源地或水泵站增配消防取水设备,满足本区域的室外消防用水,农村设置消防水源可由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水源设置要求可依据《农村防火规范》GB 50039-2010相关要求。
⑦设立消防点。装备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有固定的地点和房屋建筑,并有明显标识;配备手抬机动泵、水枪、水带、灭火器、破拆工具等全部或部分消防装备;设置火警电话和值班人员;有专职、义务或志愿消防队员;配备便携式柴油发电机等应急供电设备;寒冷地区采取保温措施。棚区应充分利用满足一定灭火要求的农用车、洒水车、灌溉机动泵等农用设施作为消防装备的补充。
2. 规范用电设备的使用
①大棚内刀闸、电表、空气开关等配电设备应统一设在大棚外,并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的配电箱封闭安装在墙体、附属房内或电线杆上,不应安装在可燃材料和可燃构件上,且周边范围不应放置其它可燃物。
② 选用合格的满足本区域大棚供电负荷要求的电线。导线的选型应与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其耐压等级、安全载流量和机械强度等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选用合适的漏电保护装置并由专业电工安装,确保配电线路不超负荷运行。从电杆进入大棚内的配电线路如需架空敷设,在穿过墙体或大棚处应设置保护套管,防止摩擦损坏电线绝缘层,导致漏电打火引发火灾。
③ 严禁采用高温照明用电设备,低温照明设备应安装在不燃烧构件上,垂直下方及周边 2 米范围内不应存放可燃材料。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用电设备,卷帘机等用电设备下方周围禁止存放草帘等可燃物,或采用覆盖其它不燃材料保护。
④严格控制棚区内外用火行为。大棚内不设置各类灶台等生活设施。棚区内确需安装升温用炉时,安装位置处及烟囱等排烟孔洞上应采取防止火星外逸的有效措施,且周围不应有稻草等可燃材料。对大棚周边可能存在的如燃放烟花,上坟烧纸、烧荒等用火行为进行管控。
3.建立健全棚区防火灭火应急组织
依据农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组织的划分,以行政村为单位,以村干部为骨干,以棚户家庭成员为主体建立防火灭火应急组织。制定以村干部为责任主体的监督管理制度,以棚户为主体的群防群治制度,制定棚户区防火公约,有效约束管理棚户区各类人员。乡镇政府村委会应定期开展防火宣传教育。特殊季节进入前如冬防、春防、春节期间必须开展逐户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适当的建立奖惩制度,对及时发现解决火灾隐患的棚户群众予以奖励,对拒不整改火灾隐患的棚户予以惩处。制定响应机制,确保特殊时期或发生火灾时,应急组织成员能够最短时间集中,有效投入防控火灾工作当中。
4.健全应急预案,保证有效处置突发火灾
①制定特殊天气条件下的火灾防控预案。确保在大风等特殊天气下有组织的调动棚区全体用户开展联防。依据“控制源头、全员看护、重点把守、处突准备”几个方面分别部署力量,落实责任,制定符合本地区的火灾防控预案。控制源头应当控制棚区一切火源和电源。全员看护应当每家每户通知人员到棚区现场进行看护。重点把守应当对露天变压器、必须用火用电部位、有可能进入飞火的部位安排人员重点看守。处突准备是按照火灾处置预案制定要求,响应人员,准备器材,部署力量,枕戈待旦。
② 制定棚区火灾处置预案。确保棚区发生火灾时能将火势控制在最小,损失控制在最少。预案的组织实施者应由村镇主要干部担任,应当设立通讯联络组灭火救护组、隔离疏散组、防控守护组、物资保障组等部门。通讯联络组主要职责为报火警、通知预案各组人员及时到场处置、联系农电及水利等相关部门协调处理以及事故现场通讯联络。灭火救护组主要负责大棚初期火灾的扑救和人员的救助。应当配备口罩、手套、胶靴等基本的个人防护工具,配备适量灭火器材,可以充分利用棚区内机井和水泵扑救初期火灾。火灾扑救应当遵循“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重点是控制火势扩大。隔离防护组主要负责破拆大棚形成隔离带,阻止火势在大棚上延烧,应当配备矛钩、耙子、铁锹、斧头等农用工具。开辟隔离带应根据风力风向和火灾蔓延的快慢留出充分的准备空间。防控守护组主要将力量部署在着火大棚的下风方向,根据风力至少部署在 3 至5 座大棚上,可使用简易灭火工具及时扑灭飞落到棚上的飞火,防止火势扩大和跳跃式蔓延。物资保障组应配备保管本村屯本棚区基本的灭火和防护工具,发生灾害及时配备投入使用。应当以村屯为单位配备便携式柴油发电机及配电设备,发生火灾时棚区基本上会断电,配备发电机应急供电设备能保证未着火大棚及时收卷保温草帘降低火灾荷载,同时保证灭火小组人员使用水泵灭火需要。
③ 定期进行响应演练。村干部应当有组织的定期对制定的预案进行演练,保障灾害事故出现后及时响应,投入迅速,指挥有效。每年进入特殊季节前必须进行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