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城市形态发展战略(下)
(二)存在的变量
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将面临一系列发展变量,对城市建设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需要及时把握这些变量及其规律,因势利导,不断优化和完善上海城市发展格局。
1.新技术变化对城市建设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未来30年,全球科技革命将带来深刻的新技术变化,对城市建设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一是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着优化调整。例如,新的交通工具(空中和地面兼顾)的出现,对道路交通的依赖将大大减弱,居民出行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新能源技术的变革,将带来交通工具和道路规划的变化。二是城市智慧化、智能化规划建设水平得到提升。例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城市建筑更加智能化,赋予全新的概念和更多的功能;智能交通系统将提高交通设施的服务水平和交通流量的动态控制能力,极大地提升交通效率;城市管理与监控手段更为发达,城市治理能力将极大地提高;信息网络技术使“远程办公”“远程教学”“网上购物、就医、娱乐”等成为常态,对交通出行需求减少。三是城市空间规划布局由集聚走向集聚与分散并重。新技术变革将使得城市居民在工作、教育、生活、购物、就医、娱乐等方面打破时空限制,对办公室、学校、购物中心、医院、交通工具等的依赖性大大减弱;工业生产对资源、高度集中制造的依赖性降低,部分工业职能外迁,城市的功能结构得以纯化,空间区划更为明晰,大大地拓宽了城市的活动空间,使城市得以有效延伸其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布。
2.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空间优化带来影响。未来30年,上海城市产业结构、内涵和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对城市建设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全球产业流向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上海作为长三角龙头城市、全球重要节点城市,其战略地位也将更加重要。从其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趋势预测可以看出,随着CBD在大都市中心的兴起,国际大都市的产业布局将表现出逆工业化的趋势,逆工业化和制造业的扩散成为国际大都市工业布局演变的重要特征。世界科技革命将催生大量的新兴产业,传统产业通过信息化运用和技术提升将获得新的出路,对原有空间和建筑等提出新的要求。服务业将蓬勃发展,城市各种功能在中心区域重新融聚,就业结构呈现出“软化”的特征,从事管理、研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教育等“软职业”的人员比重增大。这些变化将对上海的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结构、交通设计等建设发展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3.人口结构变化对城市规划设计提出新的要求。未来30年,上海可能成为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人口密度最高的大都市,人口流向和分布将发生重大变化,对城市及其资源、环境、交通等支持系统带来压力;“雪松”型年龄结构彰显了少子老龄化的进程和深度,未来人口红利窗口将进入收缩阶段,不适应老龄化的交通规划、建筑设计等都面临巨大的调整。同时,未来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将不断升级,更加强调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更加突出文化的多样性,需要更多的意愿表达和感情交流空间,城市规划建设要综合考虑有形和无形部分的功能设计,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需求。
4.区域空间关系变化需要拓展城市规划视角。全球城市建设可能会带来区域空间功能的整合和行政区划重组,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将演变成为巨型城市区域,上海需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按照大都市圈整体视角来考虑空间组织。一是突破行政空间局限。区域空间关系变化将弱化上海与周边城市的行政分割,更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与空间重组,强化上海对周边地区资源的统筹优化配置。二是考验城市管理的能力。区域一体化加快将可能带来行政区划的变化,也可能会给上海带来城市管理难题,如交通出行成本的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投入的增长、社会公平性的问题等。三是整体谋划空间格局。要从更大范围考虑城镇、产业布局与功能组织,引导产业、人口、公共服务配套的同步迁移与完善,通过空间功能与结构优化,共建上海大都市区城市群发展格局。
5.举办赛事活动可能带来城市建设格局的变化。未来30年,上海可能举办一些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如奥运会、足球世界杯、网球大满贯赛事等),对城市建设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一是拉开城市整体框架结构与功能布局。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将对体育设施、公共服务配套、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布局产生影响,有效促进城市人口和功能的疏散,拉开城市空间框架,缓解内城压力。二是改善城市局部地段的形象和景观。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是上海均衡布局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平衡各区域发展的重要机遇。通过场馆的设置、交通的完善、配套的布局等举措,拉动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三是集聚城市发展阶段性外来建设资金。通过举办各种重大赛事活动,可争取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入外来投资商,并整合全市资源,推进城市功能和规划的完善。四是提升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通过举办国际重大赛事,可进一步优化地铁、城际轨道等重大设施,提升城市服务设施配套水平,提高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综合能力。
三、未来30年上海全球城市规划战略构想
未来30年,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与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全球城市,成为一个具有强大辐射力、创新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彰显中华文明的全球城市。为此,要立足城市基因,通过对现有国际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与批判性吸收,率先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中国模式的实践者,逐步探索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上海特点的城市建设格局。
(一)成为一座多中心、网络化的繁荣城市
未来30年,上海全球城市建设将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格局,形成高标准、高品质的城市形态和空间结构,着重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城市将由目前单一的核心放射式形态向“多中心”模式转变,多中心功能体系逐步发育,成为一座多点支撑的繁荣城市,城市中心城区负担过大的问题得到缓解。具体来说,郊区新城建设快速推进,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形成若干功能组团;中心城区形成多个城市副中心,在控制总体开发强度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城市副中心的开发强度;城市轨道交通逐步完善,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更趋合理,新城新镇产业与人口不断集聚;郊区大型居住区周边的服务和就业功能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未来30年长三角地区将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建设纳入区域城市群网络来考量。上海将成为区域城市网络化的龙头,长三角核心圈层的城市建设和功能形态以及行政边界将进一步融合,长三角特别是上海周边区域城镇和上海市域内的城镇将置于同一空间体系进行考量,公路、水运、轨道交通、铁路、航空贯通而便捷,长三角区域将逐步成为互联互通、协同共享、融合发展的城市群网络,形成以产业联动、功能融合、生态互动为特征的区域新型空间关系。
(二)成为一座创新型、智慧化的活力城市
随着未来科技革命的深入推进,上海城市建设将适应信息化和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促进科学技术的全面深入运用,成为一座追求卓越的活力城市。未来30年,上海将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全球城市建设将更多地依赖先进科技的深入推广和全面运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节能环保、新材料、绿色技术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将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建设和区域开发改造,风能和太阳能将得到更好的利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得到更大范围的开发和产品推广,形成绿色低碳的城市建设模式。随着信息化、数字技术、大数据管理、智能科技的广泛运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理念将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建筑、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将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虚拟数字城市”将极大地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的智慧度,城市空间的创新转型进一步加快,城市生活更加便捷、高效,居民可以自由地选择办公地点和居住场所,城市公共活动更加集聚且得到复合化发展。
(三)成为一座功能复合、集约发展的紧凑城市
目前,就上海建筑总量而言,无论按人口还是按土地计算,都已经处于临近极限的状态。未来30年,上海城市建设将着力推进城市更新和功能复合化,不断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一是空间资源统筹得到加强。轨道交通、公共活动中心等区域成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重点,分层、分类、分期推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围绕低空空域开放,科学安排低空空域通道,并逐步应用于城市应急、商务旅游、海洋开发等领域;海陆资源统筹开发,杭州湾、东海等战略性海域资源开发逐步推进,陆域与海洋空间资源实现协调发展。二是城市功能实现多元复合利用。城市功能走向融合发展,居住、产业与城市发展实现相互融合,产城融合不断提高;以公共交通引导的城市开发为导向,实现交通枢纽和公共中心的有机结合,推进城市功能整合和布局优化;推动土地的综合复合利用,实现商业、办公、居住、公共服务、文化休闲、基础设施等用地的复合开发。三是城市更新稳步推进。未来较少建设行为下的城市更新模式将更加精细化、智慧化,整体转型、渐进更新和严格保护相结合,逐步从成片旧城改造转向小规模常态化城市更新,停止大规模成片旧城改造运动,使城市更新进入小规模常态化状态;加快中低收入阶层住宅供应体制改革,转变“大型居住区”规划建设模式;加大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对石库门建筑和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四)成为一座通达性高、辐射力强的便捷城市
未来30年,上海着力构建安全高效、智慧友好的绿色交通系统,形成“枢纽型功能引领、网络化设施支撑、多方式紧密衔接”的综合交通体系,城市交通综合承载能力大大提高。一是空海陆联动,成为洲际交通枢纽。亚太航空门户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更多国际航空公司以浦东机场作为航空基地,浦东、虹桥两大机场间建通城市快速专线,提升洲际运输承载能力;转变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航运服务功能大大增强,区域港口布局不断优化,集疏运体系得到完善;铁路货运以沪宁、沪杭、沪通为主要货运方向,高铁建设使客货分线,铁路集装箱运输能力得到提升。二是建立多层次轨道系统。未来上海轨道交通总规模可达到2200公里,城市核心区30~70公里范围内,地铁建设将非常完备;新城和外围地区的市域快速轨道规模达到700公里;新城内部形成自成系统的快速公交系统;公共交通导向呈现低碳生态发展模式。三是发展多元化、特色化的交通系统。挖掘可用空间,拓展静态交通系统;慢行交通功能和品质得到提升,慢行交通环境得到良好确立;利用新的技术如无人驾驶,使路网容量得到提升;积极倡导绿色交通、集约共享和低碳出行理念,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用公共汽车替代私家车;针对老龄化发展趋势,构建方便老年人出行的交通服务设施。
(五)成为一座环境优美、和谐安全的宜居城市
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城市生态系统,上海无法独自完成自身的更新,其生态服务功能与区域生态服务系统紧密关联。未来30年,上海将以生态、宜居、低碳、和谐作为城市建设目标,加强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的生态治理联动,成为一座环境友好、生态宜居的低碳城市。一方面,着力构建多层次、网络化、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推进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和滨江滨海湿地公园等大型区域型绿地建设,稳步推进生态走廊、滨河廊道、道路廊道绿化建设,突出生态节点空间的营造,市民将更容易亲近大自然;另一方面,低碳节能理念深入人心,城市全面降低碳排放,广泛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和建筑能耗不断下降,形成绿色低碳的居民出行方式,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水污染、大气污染和食品安全三大环境问题得到控制,全球城市的生态宜居度不断提高。
(六)成为一座亲和包容、和谐多元的人文城市
以提升城市魅力为目标,未来30年上海城市建设将注重多元文化交融,保护城市文化符号,建设多元融合的城乡社区,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大都市。一是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将加强文化设施、文化空间的保护性开发,加强城乡历史文化环境的整体保护,对江南水乡古镇、历史建筑群、里弄住宅、工业遗产等进行分类分级保护,保留城市的文化记忆。二是?展城市公共文化内涵。注重人文风貌与城市建筑、自然生态的有机协调,提升重点景观区域的景观优化;通过环境精细化艺术设计,优化沿街建筑界面风貌,丰富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开展多元的公共文化活动,形成人性化、特色化的文化服务体系。三是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城乡社区生活圈。以社区为基本单元,构建便利舒适、功能复合的社区生活圈,形成若干交通优越、环境优良、设施完善的国际化社区,建立立体复合、多元包容的邻里中心,完善社区生活服务保障;鼓励和引导外国籍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促进中西文化、多元文化的交融和互动,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 上一篇:航运船企自成“金主”
- 下一篇:春季种菜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