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保护地黄瓜长势有点“不正常”
进入3月份以后是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万物进入旺盛生长发育阶段,但是在节能型日光温室的黄瓜出现秧旺、徒长、瓜码稀、瓜把长,弯瓜多;在大拱棚中黄瓜长势又出现了另一种变化,黄瓜长势不好,定植后缓苗慢,长势弱,节间短,个别大棚出现了花包头。
以上这些现象说明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每年春天的气候变化有个阶段变化的过程,一场南风气温很快升高,一场北风温度忽然降低,对各种保护地的蔬菜作物栽培管理就要随着温度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按照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去管理。
以黄瓜为例,适宜生长的温度在早晨要控制在10-15℃,晴天上午24℃就要开小风口通风,达到28℃以上就要加大放风量,下午23℃关风口,若第二天要出现阴天或雾天,就要适当早关风口,在25℃就要关风口,傍晚降到20℃左右放草苫。
当露天最低温度6℃左右时,要在傍晚放草苫时打开顶风口10cm缝隙,再放草苫。要让夜间温度由前半夜高,后半夜低的一个下降过程,到夜间24时降低到15℃,到第二天早晨在12℃左右,否则夜间温度过高,昼夜温差过小就会造茎、叶徒长,瓜条畸形,甚至化瓜。
作为节能型日光温室保温被的使用,要分深冬与早春的差别。冬季利用保温被贮存热量,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春季天气转暖,就要撤离部分,保持昼夜有15℃以上的温差。加上适宜的水分、养分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现在大部分种植户区分不开深冬及早春的差别,采取下午晚关风口,晚放草苫,甚至放草苫后夜间温度几乎没有变化,造成茎、叶徒长,黄瓜的商品率低,产量不高。
早春大拱棚的管理却走向另一极端,采取棚膜多层覆盖(4-6层)保温,通风设施不配套,多数只在棚两侧,在前期定植缓苗期间,水分大温度较高,有利于缓苗。但缓苗后的管理,特别是在晴天无风的中午,棚内温度高达40℃,叶片受到热害,叶片下垂,叶缘失绿。
遇到低温寒流天气,棚内温度过低,甚至低到5℃以下。导致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叶片浓绿、节间短、甚至出现花包头(瓜打顶)。若在施用底肥时肥料过多,还会造成肥害,叶片出现金镶边现象。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要采取相应措施:
对节能型日光温室在“春分”前后要撤离1/5—1/3草苫或保温被,根据当地的温度变化来定,保持昼夜温差在15℃左右。加强肥水管理,光照强、温度高适当缩短浇水时间,也可走道与栽培垄交替浇水;追肥一次数及追肥量不易过多,根据黄瓜采摘的产量,10-15天/次,每次15-20千克/亩,也可追肥一次,再浇一次清水。但是一定要注意选晴天上午浇水,避免浇水后遇到阴天加重霜霉病、疫病的发生。
对于多层覆盖的大拱棚的管理,在“谷雨”前大棚内套有二层膜,中拱棚不要过早的去掉,预防倒春寒,低温寒流的影响,保障在棚内早上最低温度保持在8-10℃以上。但是中午的高温天气必须注意,不要超过32℃以上的高温,温度高加大放风量。
大拱棚最好顶棚开风口,才能有效的放出热量。两侧在有风的情况下形成对流,放风效果好,若没有顶风口可通过遮阴或浇循环水。在作物缓苗期不需要水时可通过普薄膜浇水降温。另外在遇到肥害出现缰苗现象,可采取浇清水缓解肥害,或用鲁虹1号稀释200倍液+回生露(鲁虹农科)稀释1000倍液灌根,或用70%甲基流菌灵1000倍+15%乙蒜素800倍液+回生露1000倍液灌根,有效缓解肥害。
早春保护地的管理非常关键,通风不要一次性放风过大容易引起闪苗,特别是在有露不的情况下要先通小风口,当叶面上的露干后,温度过高再加大放风量,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喷药时当叶面上的露水干后再喷施,温度超过28℃加大放风量,或到下午棚内温度降到28℃以下再喷药。傍晚喷药不要太晚,一定要在喷完药后叶面上的药液吸收完了天也黑下来了,也就是说药液充分被作物吸收了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