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后重返第二故乡~胜利农场
1968年9月12日,一生难忘的日子。
在“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嘹亮的歌声中,
穿上军装、背上行囊,登上北去的列车,来到了乌苏里江畔的胜利农场。
这里,聚集了一群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哈尔滨、佳木斯的热血知青,
我们相聚、相识、相知,共同度过了战天斗地的岁月。
冬季,冒风雪、顶严寒,
我们奋战在伐木场上、排水工地,
“顺山倒”的吆喝声、隆隆的放炮声在山林与旷野中交响回应;
春季,冰雪融化、万物复苏,
我们忙碌在场院与田间,
小型车欢快地在场院与田间奔跑,东方红75拉扯着播种机驰骋在广袤的田野;
夏季,烈日晒,蚊虫咬,
我们扛锄下地锄草,我们拿镰进山割草,
搓草绳、编草栅、和大泥、脱大坯是每位兵团战士的必修课;
秋季,麦浪滚滚、豆荚金黄,
我们驾驶着康拜因行驶在金色的海洋,我们在突、突、突的扬场机旁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那时,生活是艰苦的,
“早晨喝汤迎朝阳,中午喝汤暖心房,晚上喝汤勤起床”成为我们直面困难的一种幽默;
那时,欢乐也是常陪的,
采木耳、猴头、黄花菜,套野鸡、野兔、山狍子,成为我们巡山狩猎的趣事;
夏天的西瓜、甜瓜又冰又甜,秋天的葵花籽把门牙都磕出豁,特别是冬天的萝卜赛过苹果甜;
连队杀猪是知青们的节日,大家隔天就盼着,
会餐时,猪肉炖粉条、小鸡炖磨菇、溜肉段、溜肝尖、拨丝土豆、酸菜粉条等东北名菜一应上桌,
战友们聚在一起,自酿的北大荒酒喝多少也觉得不会醉。
在胜利农场,岁月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岁月丰富了我们的阅历,岁月锻炼了我们的体魄,岁月增进了我们的友情,
胜利农场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1979年3月,也是一生中难忘的日子。
知青们可以顶替回城了;
北京的、天津的、上海的、杭州的、哈尔滨、佳木斯的知青们,
先后告别了生活、战斗过十多年的第二故乡---胜利农场,
大家回到了各自的城市,开始了各自人生的第二段奋斗......
2008年9月,我们重返阔别三十年的胜利农场,
我们寻找着过去的连队,过去的营房,过去的领导,过去的战友;
当年的连队已撤消,当年的营房将成废墟,当年的领导、战友都已两鬓斑白;
但胜利农场以展新的面貌依然昂首挺立在乌苏里江畔,
如今她却更显年轻、更显美貌,
现代化的宾馆、职工宿舍、办公大楼一改过去那种土路、土墙、土砖房的模样;
胜利湖和翠屏山公园等城镇景观建设与大城市的不相上下,
客运总站、广电大楼、文体设施等城镇配套设施一应齐全;
当年的麦田已改造成盛产东北大米的片片水田,
当年的场部大道两旁已形成一条繁华的商业大街;
职工收入、居住、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
第二故乡---胜利农场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大潮中插了腾飞的翅膀!
祝愿胜利取一个接一个的胜利,祝愿第二故乡明天稻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