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加工、销售草袋、草苫、草绳草制品600多万件成为当地农民特色的致富路径
日前,笔者来到磁县花官营乡,只见中华慈大街的两旁,稻草堆积如山,密密麻麻,村民们正在编织机旁分工作业,有拉线的,有添放稻草的,有收卷成品的,机器声、吆喝声不绝于耳……一派繁忙的景象。“我们四五个人一天能加工一百多卷草苫子,卖四千多块钱不成问题!”花官营村民花福林一边往编织机上添放稻草,一边不停歇地说。
磁县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水源充沛,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曾是历史上的“贡米”产地,现如今每年种植水稻3万多亩,产稻草3万余吨。以前,农民们没有认识到稻草的价值,稻米丰收后,将稻草当做垃圾要么堆在路边,要么用来烧火做饭。近年来,为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赢”,磁县积极鼓励、引导、扶持当地农民群众转变观念,大作“草”字文章,多措并举帮助当地农民发展草苫经济,在县里带领下,农民纷纷在自家庭院或道路旁边,就地从事稻草加工,将稻草编织成草帘、草苫等,供给蔬菜产区的温室大棚使用。“我是今天一早从永年赶过来的,我承包了几十亩的土地种植蔬菜大棚,一年需要草苫几百张,这里的草苫结实耐用,而且价钱不贵,非常受欢迎!”来自永年蔬菜种植基地的李久光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磁县草苫加工机械已达200余台,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年可累计加工、销售草袋、草苫、草绳等草制品600多万件,收入1600多万元,成为当地农民特色的致富路径。
- 上一篇:捆绑草绳的方式对树木进行防风、防冻害处理
- 下一篇:有本事的村官草绳不愁“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