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生产35万根草支垫
丰收过后,稻草何去何从?留下,给农民下季种植留了麻烦;烧了,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其实,稻草综合利用正是破解此难题的一把钥匙。稻草综合利用既节约了农民购买农药化肥的成本,又减轻了农业环保压力。近年来,我市“双管齐下”,不仅加大稻草禁烧问责力度,还扶持企业利用科技综合利用稻草,从源头上遏制稻草焚烧问题。
镜头一:创意草编让稻草焕发新生
在灵武市郝家桥镇王家嘴村的草编园区里,村民将稻草编织出了新花样——他们将回收的稻草制作成草支垫子、草帘子、草绳等编制工艺品。园区内,只见三四米高的稻草跺整齐地堆放在道路两边,一眼难以望到尽头,不少工人在机器旁忙着将稻草编织成草帘子。
孙磊是该园区的经营户之一,今年他回收了0.5万吨稻草原料,除了供给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2000吨稻草用于沙漠化治理外,还制作出20万张草帘、500万条草袋、35万根草支垫、15万卷草绳,以及15万件客户特别定制草制品,而这些产品大多外销至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孙磊笑着给算了一笔账:“稻草原料经过工艺编制,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今年估摸着有35万元左右收入。”
事实上,从事草编加工受益的不止孙磊一人。王家嘴村草编园区协会会长李建军告诉记者,在实现稻草综合利用的同时,草编产业链上的稻草收集、运输、加工等环节,也带动了当地就业。据了解,在收草旺季,王家嘴村草编园区内每户经营户,大致会雇用100人~200人帮忙捆草、打草帘子,因此一个园区旺季基本能解决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而这些工人大多来自移民村泾灵村以及闽宁镇。
“一年消耗的稻草和废料(杂草、芦苇、蒲草)在20万吨左右,不仅灵武的,永宁、贺兰甚至平罗、青铜峡的稻草我们都有回收。”李建军介绍,目前在吴家铺、王家嘴村、西渠村三大草编园区的带动下,郝家桥镇草编产业开始走向规模化发展道路,三大园区一年能消耗灵武市80%左右的水稻稻草。
镜头二:先进工艺让稻草变废为宝
据了解,目前我市稻草主要来源于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作物收获后废弃物及林木树枝、葡萄枝条等生物质稻草。从2016年开始,我市多措并举,在引导企业、合作社、种植户将稻草深耕还田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稻草收储利用体系,大力推进稻草的综合利用。
在灵武市欣兴饲草产业有限公司,今年回收来的9万吨稻草、杂草,经过粉碎、搅拌、混合、压缩、烘干等工艺流程,最终被压缩成苜蓿颗粒、稻草颗粒、混合草颗粒等牛羊饲料,实现了稻草二次利用。“产品现在是供不应求,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四川、内蒙古等地。”该公司董事长李怀武介绍,2017年公司盈利700余万元。
在永宁县启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稻草和枯枝在这里又变成了一种清洁燃料——生物质压块和生物质颗粒燃料。该公司董事长于占东介绍,公司今年已收储3万余吨杂草、稻草、树枝和废旧木板,回收经过深加工变成生物质燃料商品,主要销往一些食品将工厂、电厂做燃料之需。“今年我们还计划新增生物有机肥和育苗基质两个产品线。”虽然目前销路不太畅通,但于占东对行业抱有极大的信心,“现在国外和沿海城市利用率都特别高,我们宁夏刚起步,现在政府又提倡稻草综合利用,肯定有前景。”
而在永宁县的壹泰牧业有限公司则建设了年产10万吨生态有机肥厂,年消纳15000亩农田稻草,制作有机肥1.5万吨。同在永宁县的康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也引进了稻草生物制肥机,处理周边村镇2000多亩的蔬菜稻草,将稻草送去制作有机肥,已成为了合作社周边村民的首要选择。
目前我市稻草综合利用主要实现了肥料化、饲料化、工业化、基料化、燃料原料化等方面的利用。
措施:严防稻草焚烧护卫银川蓝天
在提高稻草综合利用的同时,也要严防稻草焚烧。“今年禁烧有两个重点,一是建立稻草收储点,第二就是整治隐患点。”市农牧局相关负责人冯伟宁介绍,目前各县(市)区设立了稻草杂草收储点31个,并对全市的稻草收储点都进行了安全隐患整治。
为从源头消除隐患,今年市农牧局还召开了春耕春播、三夏期间和秋收秋种等焚烧重点时段禁烧工作推进会,同时根据《银川市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还将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稻草禁烧主体责任,按照网格化监管要求,建立辖区内稻草焚烧易发多发区域清单,落实县包乡(镇)、乡包村、村包组、组包地块的分片包干工作责任制,依法查处稻草焚烧行为,建立稻草禁烧长效监管机制。同时,密切监测各地稻草焚烧情况,加强“定点、定时、定人、定责”管控。
此外,我市还制定了《银川市稻草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利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安排以奖代补资金400万元,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以乡镇为基础单位,对于开展稻草禁烧与综合利用表现较好的乡镇(街道办)进行奖补。